2018年,值得回味,若干年后提起来,可能会说是中国营销行业的转型之年。这一年,很多传统企业面对新市场局面,都纷纷走向了转型之路。可是另一方面,江小白(白酒行业)、拼多多(电商)、瑞幸(咖啡行业),都在传统的红海里找到新航道,在2018年里表现出惊人的爆发力,一路高歌,让我们从“不看好”直接到“看不好”。
这一年,中国营销界提出了“所有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”的观点,进入了“新营销”时代。
回到电工行业,我们发现2018年亮点不多,如果一定要找出几个亮点的话,那就是大品牌也开始进行“以旧换新”的渠道套路;很多企业开始对智能领域蠢蠢欲动,想抢占市场先机。近很多朋友要老梁不要放弃对电工行业的观察,谈谈对2019年电工行业的看法。今天老梁写好了,当然,观点如有不足之处,欢迎读者留言指正。(其实老梁从没有放弃本公众号,只是对电工行业的想法,基本上以前的文章都已经论述过了,不想重复自己的观点。经过一年时间的思考和学习,老梁有了很多新想法,接下来肯定会有一批文章出来。)
1
竞争将会更加激烈
为什么2018年会出现大品牌进行“以旧换新”的现象,是因为电工行业早就是存量市场,竞争过于激烈,大家该玩的套路都玩过了,谁都没有新的模式出来,只能选择“以旧换新”。当整个行业都在“以旧换新”的时候,其实就进入了恶性循环,大家都没有利润空间,所以品牌的渠道都得不到保障。
所以,2019年,小企业肯定会加大马力,想用零利润去换取市场份额。特别是温州和勒流的中小电工企业,几十年都是靠开关发家致富,现在就算是再艰难,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行业。
大家回想一下,这10年间,电工行业出现了哪几个大品牌?算来算去,只有一些跨界而来的企业,如欧普(照明行业)、公牛(转化器行业)等品牌。可是,单纯只做电工的品牌,市场份额非但没有增长,大部分还出现了下滑。
伴随着欧普和公牛在电工行业渠道运作模式的同质化,2019年,五金渠道将是一片混战。
2
产业整合现象初显
我们分析整个电工行业格局时,会发现,国内欧普和公牛一直飞速增长,可是电工行业又是存量市场的竞争,因此中小电工企业的销量无形就减少了。那么,外资品牌呢?
其实电工行业有很多老牌企业,生产和研发都做得不错,这些生产型企业,伴随着市场销量的下滑,必须要寻找新的出路。可是,电工行业的OEM和ODM,利润非常低,而且都有一定的账期,是这些企业逼不得已的出路。
电工行业在欧普和公牛高速增长的过程中,外资品牌也在逐渐式微。从公牛提出“装饰开关”,到欧普推出“艺术开关”,国内品牌争夺一线市场份额的动作,非常明显。
那么2019年是否会出现,外资品牌用品牌的优势,和国内老牌电工企业进行联合的现象?品牌优势(外资品牌)+生产优势(老牌电工企业),是不是有机会?欧普和公牛是不是就绝对不可挑战?都值得研究。
还有一种产业整合的可能,不过实现起来可能有点难。温州电工产业是专业分工的产物,有专门的注塑厂,有专门的铜件厂,有专门的铁中板厂,然后成品企业去购买这些配件,来组装,然后贴上品牌进行销售。所以,这些年温州开关产品款式更新快,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,加上极快的模仿速度,把广东电工企业的市场份额蚕食了不少。
如今,欧普公牛的强势进攻,加上精装房的实施,温州便宜开关开始失去了应有的优势,也在寻求新的出路。未来,注塑厂可能会自己组装产品,甚至会推出自主品牌,实现产业链一体化。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温州电工产业的上下游联合起来,形成合力去击穿市场。这样,中国电工行业的变局又是另一番局面了。
那么,老梁又为什么说实现起来很难呢?因为做大事,必须要有大格局,目前温州电工行业,还没有这种格局的企业,要合作也只能是形势所逼的产物。所以,是否可以联合?联合后可以坚持多久?也是一个未知数。
3
大部分电工经销商面临生死大关
传统经销商基本是5大职能:仓储、物流、资金、服务、营销。到今天,我们发现,仓库厂家可以找到地方,物流有专业的物流公司,资金肯定没有厂家多,营销基本上也是靠厂家的协助,只有服务是厂家很难替代的。经销商基本职能的丧失,是渠道端的一次重要转折。
老梁曾经写过一篇文章,描述未来电工经销商的生存现状,经过2018年,大部分已经变成现实。随着精装房的普遍实施,集采项目越来越多,大品牌特别受益,有些项目都直接对接品牌厂家,基本上没有经销商什么事。
工程商和品牌商在蚕食电工经销商的市场份额,零售和批发的日子又不好过,手上没有大品牌的电工经销商面临巨大挑战。今后,电工经销商两级分化的现象会日益明显,品牌商的市场份额日益加大,“非品牌商”举步维艰。
曾经也有一些代理擦边球和低价产品的经销商,尝试进行品牌化运作,或者组团运作自主品牌,但是都没有成功,经销商只靠自身进行品牌化的路走不通。所以,摆在当前电工经销商面前就是两条路,一条是代理大品牌,背靠大树好乘凉;一条是走服务商的道路,把服务做好,走上水电光一体化的配送之路。
4
多元化会成为行业共识
中国营销界一直是定位理论的粉丝,定位理论认为要把某个品类做到极致,甚至数一数二,在消费者头脑里形成认知。国内加多宝、格力都是定位派一定会提到的案例,但是如今加多宝势头已停,格力体量比不过美的,特别是小米这样的多元化庞然大物出现,新形势下,让大家纷纷对定位理论提出了质疑。
建材行业,以前关于照明企业要不要进入电工领域,电工企业要不要上照明产品,大家是有争论的,当时大部分企业都做不好,认为做好本业才是核心。但是这几年,公牛和欧普的电工产品,美的和欧普的浴霸电器产品,公牛的照明产品,都成了气候,大家又对建材企业的多元化有了新的认知。
建材行业的多元化之路,是和渠道共享分不开的,照明、电工、浴霸的渠道边界正在逐渐融合,使得大家的产品相互之间形成了交叉。以前家居渠道和五金渠道,是两个独立的渠道,但是如今在县级市场,这两个渠道早就实现了融合,做零售的开始了批发配送的道路,做批发的也开始了零售生意。
老梁曾经在2016年的时候,提出了“水电光一体化”的思路,但是当时只是个别经销商有这样的行为,没有得到行业的认可。可是,在2018年,我们发现很多县级市场的批发商,已经开始了“水电光一体化”的尝试。相信,2019年,会有更多的经销商进行多元化尝试。(还有消费者购买途径的多元化,不在本文论述范围。)
5
智能产品会是2019年大的变数
现在谈智能,好像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,甚至已经是传统企业的救命草一样。老梁在2016年,就在本公众号谈智能的认知,当时我提出智能时代先从“智能单品”开始,把上海的小为推荐出来。
2018年,鸿雁的王米成提出“中国进入智能元年”的概念,鸿雁也重新回到了以开关面板为入口的智能蓝图上来。如果你每年去参加上海的智能展,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,就是每年都有很多智能企业倒下,每年又有很多新智能企业出来,这说明智能行业还是萌芽阶段。
目前智能产品,真正做得好的是小米,是实实在在把硬件卖出去的企业,可是,我们翻遍小米的官方文章,从来没有出现“智能家居”这四个字。这个情况值得研究,说明在短期内,中国还是替代市场,是智能单品时代,如智能锁、智能晾衣架、智能开关等生产企业的火爆就可以证明。那些大谈特谈“智能家居”的企业,好像都还在为生存而努力。
阿里“天猫精灵”的出现,又让大家欢欣鼓舞,都觉得语音控制是智能的入口,未来肯定会大爆发。还有人认为5G技术的突破,为智能的连接做好了基础工作,智能产品以后是中产家庭标配。
其实判断一个行业现象的发展趋势,我们从有没有大企业进入,价格是否接地气,可不可以规模化生产,消费者需要吗这几个方面,就可以做出基本判断。
其实大家都是停留在企业端对智能产业进行推测,但是我们要回到消费者层面来考虑问题。首先智能产品是不是消费者的刚性需求?其次,智能产品有没有让消费者有良好的使用体验?这个两个问题解决不了,一切都是空谈。
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,传播极度分散,一个现象可能会引爆,也可能会哑炮。所以,我们总是惊讶于抖音视频的传播力,另一方面又哀叹自身企业传播的乏力。所以,我们千万不要小看新事物,2019年极有可能智能产品出现大爆发,只要一旦爆发,就不可控了。还有,建材行业会不会出现具有社交属性的互联网新品牌?这些,都是变数,我们要习惯未来的不可控,才是面对未来的正确姿势。